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力?這幾條建議任選一條都能見效!
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孩子不愛學習,經常要家長推著往前走,怎么解決?
家庭類型多種多樣,世上沒有一把萬能的方法鑰匙。
不過,有一件事是所有的家長,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——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。
下文為各位家長提供了幾種解決之道,大家可以嘗試選擇幾種方法試一試。
01
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
我記得帶初二的學生去學農時,看到他們在果園里歡笑著跳起來摘蘋果。
蹦著跳著從樹上摘下蘋果,有的用水沖沖,有的洗也不洗直接就高高興興地吃掉了。
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里吃水果,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,把蘋果切成片,擺在果盤里,牙簽插好了,遞到手上,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。
這就是我們說的“跳一跳摘到的蘋果”。
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。
既不要大包大攬,直接把“蘋果”送到孩子手上,否則孩子就興致索然;
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到的,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。
02
承認差異,發現孩子的潛力所在
有些家長喜歡攀比:別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聰明?人家第一名,你呢?
這種家庭里長大的孩子,慢慢會形成“我比別人笨”的心理定勢,甚至產生“媽媽喜歡別人”的抵觸情緒。
不要攀比,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。
孩子現在能跳1.2米,那1.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,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.5米了,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。
人有差異性,要承認差異,要觀察自己的孩子在什么方面更有潛力,更有優勢。
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著孩子讀書,那樣只會適得其反。
03
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
孩子學習能力的發展是有規律的。
13歲以前,孩子的形象思維、直覺思維、模仿能力比較強,這個階段學語言最合適。
到了高中,抽象思維、邏輯推理能力發展起來了,深鉆數學、物理等學科會更容易。
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倒過來了,小學學奧數,高中背外語,這就錯過了最佳學習時間。學得好的是天賦和努力,學不好的是情理之中。
04
讓孩子體會成就感
我個人覺得,家長在學習上不要大包大攬,但是在培養孩子自信自強這方面要有所作為。
莫言為什么會喜歡寫作?
他自己回憶,就因為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很喜歡他,把他的文章當做范文讀出來。
我為什么會喜歡數學?
因為我上初中時,有一次在全班第一個做出了老師布置的某個難題,老師從講臺上奔過來,摸摸我的頭問,你現在的感覺是不是比吃一顆糖還高興?
從此以后,我就喜歡上了數學。
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。
這給我們一個啟示:小孩子要鼓勵,要給他成功的體驗,培養孩子的成就感。有成就感才會有興趣。
05
家長做榜樣
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三條途徑:自我學習,同伴合作,專家引領。
自我學習和同伴合作剛才已經談到了,“專家引領”的這個“專家”對孩子們來說,不僅包括老師,還包括家長。
在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前,當孩子學習時,家長最好不要看電視、打游戲、玩手機,也不要站在門口看孩子是否在寫作業,而是最好坐在孩子身邊一起看書學習。
一流的家長做榜樣,二流的家長做教練,三流的家長做保姆。
我發現學生當中凡是發展的比較全面的,有自己想法的,都是家庭比較民主平等的,家長和孩子是討論式的,啟發式的,而不是灌輸式的,壓制式的。
家長有什么事情都會和孩子討論,家長陪伴孩子成長,是孩子的良師益友。
這種家庭氛圍對孩子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,孩子會自發地嚴格要求自己,并產生努力學習的內生動力。
養育不易,激發與提高孩子的學習動力更是難上加難。所幸有很多前輩能夠為我們指明道路。
今晚7點半,集盒大學特邀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、國際NLP高級執行師、集盒大學家道學院名師共建者——黎玲鉆,為各位家長朋友帶來一節可能改變孩子一生成長軌跡的直播課程 ↓ ↓ ↓
推薦
了解更多“公開課”和“企業內訓”請添加客服微信進行溝通。
